一条颜色陈旧、缀满补丁的枣红色毛毯,不仅见证了红军长征等重要历史事件,更凝结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友情。
这条毛毯最早是由江西宁都起义领导人之一的董振堂(河北省新河县人)使用。1931年12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董振堂与赵博生等人率领国民党第26路军,发起了著名的宁都起义。12月15日清晨,26路军——包括1个总指挥部、2个师部、6个旅部、11个整团,共计17000多人,携带20000多件轻重武器、8部电台以及大批装备物资,撤离宁都,跨过梅江,迎着灿烂的朝阳,浩浩荡荡向中央苏区开进。在宁都城东南的固厚圩,王稼祥、刘伯坚、左权代表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举行了欢迎大会,起义部队被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5军团。12月17日,红5军团开进秋溪、龙岗、横江地区,按照中革军委的指示进行整编。董振堂带领由原73旅改编而成的第13军,来到龙岗。
整编过程中,董振堂印象最深刻的是,他第一次见到红军总司令朱德的情景。
朱德十分关心这支刚刚获得新生的部队,亲自从瑞金赶到龙岗,看望并慰问红5军团官兵。那天,刘伯坚陪同朱德来到龙岗13军军部。朱德总司令头戴八角帽,身着灰军装,打着裹腿,脚穿布鞋,除去年龄大些以外,就跟普通战士一个样。董振堂握住朱德的双手,把这位让他崇敬已久的红军总司令请进军部。
朱德和董振堂亲切地交谈起来。朱德问董振堂的家庭情况,还问他这些年的征战经历。但朱德最关心的还是宁都起义的经过,他仔细询问还有多少伤病员,现在伤病恢复得怎么样……随后,朱德视察了13军营地,看望了伤病员,给官兵们带来极大的安慰和鼓励。最后,朱德叮嘱董振堂,一定要把13军带好,给14军、15军做个榜样,把红5军团改造成一支真正的红军队伍。
1932年2月,春节刚刚过去,董振堂接到命令,要到红军总部去开会。他立即骑上马向叶坪奔去。董振堂到了红军总部,参会的人还没有到齐,他便先去看望朱德。一进屋子,董振堂惊奇地发现,朱德总司令的房间竟然这样简陋!外间靠墙放着一张破旧桌子,桌上摆放着书籍文件和笔墨,桌子两边各有一把竹椅,地上放着一个书箱。走进里间,屋里更是空空荡荡,只见墙角有一张木床,床上铺着一条薄薄的褥子,还有一条折叠整齐的棉被,但那棉被看起来十分单薄。这就是总司令盖的被子吗?太薄了,太薄了!董振堂心想。原来,总司令的待遇并不高,行装非常简单,生活非常朴素,和普通官兵并没有什么两样。
朱德见到董振堂很是高兴,他那带着几缕红血丝的眼睛微微笑着,问董振堂部队整编有什么问题,问官兵有什么思想,董振堂一一作了汇报。不知为什么,董振堂总是走神,时不时地看一眼床上的那条被子。
赣南的初春虽然不像北方那样寒冷,但是这里又潮又冷,尤其到了深夜,更是寒气袭人!那眼里的红血丝是什么?是操心劳神而通宵达旦?还是寒冷刺骨而彻夜难眠?他是红军的总司令,是要指挥千军万马打仗的呀!他要是冻坏了身骨、得上了病痛,还怎么能指挥作战?不行,薄被子不行,只有一条薄被子更不行。董振堂心里一边想,一边暗自作了一个决定。
过了几天,董振堂又来到叶坪红军总部,他双手托着一条叠好的毛毯,递给朱德。朱德一看,这是一条上等毛毯,又厚又轻,很是松软。他望着董振堂一时不解。董振堂告诉朱德,这是送给他的,他的被子太薄了,让他再加一条毛毯御寒。
朱德一听更是惊奇,便问董振堂盖什么。董振堂说,那年在西北军,他从北京买了两条毛毯,给总司令一条,他还有一条。董振堂言真语切,劝说再三,朱德才收下。这条毛毯,深藏着董振堂对朱德总司令的崇敬和关心,融入了董振堂对共产党和红军的景仰和忠诚。
从此,朱德盖着这条毛毯,走完了万里长征路,还把毛毯带到了陕北革命根据地。
1936年冬天,“西安事变”后,周恩来要去西安谈判,解决处理国共纷争,路上冰天雪地,风寒日冷,朱德就把这条毛毯送给周恩来御寒。
1936年10月初,红四方面军与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会师。随后,按照党中央部署,董振堂率部编入西路军,渡黄河西征,他指挥所部参加攻占山丹、临泽、高台等县城的战斗。1937年1月12日在甘肃高台县城与近十倍于我的敌人浴血苦战,至20日,董振堂在战斗中壮烈牺牲。
噩耗传到延安,广大指战员无不为之悲痛。周恩来更是睹物思人,一边用手轻轻抚摸这条枣红色的毛毯,一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同志们,革命不易啊!等全国解放了,我们一定要把这些烈士的遗物陈列起来,供子孙后代好好瞻仰。”
1937年春夏之交,周恩来身负重任带着这条毛毯前往南京,路遇国民党武装袭击,毛毯被敌弹打了十几个破洞,织补好后,周恩来继续使用。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德要奔赴抗日前线指挥作战,周恩来为即将开赴前线的朱德送行,把这条补好的毛毯也带来了。周恩来说:“朱老总,你要到前线去了,我把这条毛毯送还给你。振堂同志的毛毯可是宝贝啊,平常可以保暖,危险时候还能防身……”朱德欣然收下。朱德带着这条毛毯,深入敌后,进入太行山区,住在老百姓家中指挥对日作战。不料,这条毛毯又被房东的火炕烧出一个洞来,补好破洞之后,朱德又接着使用。朱德南征北战,运筹帷幄,风餐露宿,他带着这条毛毯,指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用就是十多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朱德把这条毛毯捐献给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
宝丰人民政府版权所有 网站标识码:4104210001
联系电话:0375-6522162 邮编:467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