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欣红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推行“妈妈式”服务,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的建议”收悉。现答复如下:
今年以来,我县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头等大事”,通过持续深化企业帮扶,优化“妈妈式”服务,建立起企业全生命周期、全要素保障、全经营链条机制,持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一、健全机制强保障
(一)以上率下,狠抓工作落实
制定出台《宝丰县优化营商环境实行县领导专班推进实施方案》,成立17个专班,明确101项任务清单,召开全县营商环境会议安排部署,压茬推进营商环境和信用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发挥县级领导干部“头雁”效应,挂帅又出征,以上率下;主管县领导每月调度听汇报,分析解决问题;各专班发挥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细化工作落实,健全工作台账,确保清单每项任务都有人负责、有人跟踪、有人落实。
(二)抓住关键,促进服务更规范
深抓政务服务行政审批“关键人、关键事”工作,不断强化制度建设,研究制定《宝丰县2024年度关键人(首席事务代表)考评指标》、《2024年度政务服务“关键事”工作台账》,以制度建设促服务规范,充分发挥首席事务代表在项目建设审批中的“服务员”作用。一是抓住“关键人”。要求各入驻单位选派素质最高、能力最强的股长到大厅工作,并建立考核评估机制,确保“关键人”充分发挥作用。建立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跟踪机制,杜绝“前店后厂”“体外循环”现象。大厅入驻39个单位,各类政务服务事项2299项。二是抓好“关键事”。围绕“群众少跑、不跑,全程代办”的工作目标,提前介入、靠前服务,聚焦企业群众难点、堵点、痛点问题,提供精准服务,切实解决企业发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升企业群众获得感。同时以帮助企业解决难题、诉求为核心,持续推进“一件事一次办”事项应用场景的落地,可办理“一件事一次办”125项。今年以来,已提供300余次“一件事”服务。推行“政务服务+银行”模式。建成8家“政银通办”政务服务代办网点,可办理政务服务事项925项,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三是抓好“关键岗”。整合县行政服务大厅“办不成事”、“政策咨询”等窗口,完善“有诉即办”工作机制,对市场主体在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疑难事项、复杂问题,提供全方位咨询服务;在县12345平台内增设营商环境服务专席,为企业、群众提供7×24小时全天候服务,专门受理涉企营商环境服务类咨询、投诉、求助及建议,及时收集、快速处置、限时回复线上投诉,构建起一快速响应为核心的“投诉-解决-反馈-整改”政企沟通闭环,投诉办结率100%。
二、精准服务提效能
依托企业开办专区,设置万人助万企“服务企业项目”绿色通道,前端面向企业一窗综合服务,后端联通相关职能部门统筹解决问题。利用企业开办服务专区,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集成办理,绿色通道强化政府部门和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为县域落地企业项目提供“一站式”政策咨询服务、全链条审批服务和帮办代办服务。同时成立40人的企业“项目管家团队”。团队成员分组分类负责企业落地后全流程的审批服务并实时跟踪企业项目审批流程,提供全程一对一帮办代办服务,打造“申请企业+项目管家+审批人员”三方联动服务模式。成立以来,“万人助万企服务企业项目”绿色通道为企业提供“帮办代办”服务120余次,政策解答、流程讲解服务800余次,“项目管家团队”共为30余家企业拟定各类申报方案。我县“万人助万企服务企业项目”绿色通道被平顶山市“万人助万企”活动简报第266期头版向全市推广。
三、助企纾困解难题
一是持续开展“大走访、大服务、大宣讲”活动,紧紧围绕国家、省、市各级奖补政策分组深入企业进行宣讲,并全面掌握企业发展情况,深入宣讲一季度满负荷生产奖励政策申报等惠企政策,帮助我县新瑞源电气、中电环保等6家企业争取一季度满负荷生产奖励60万元。并持续收集企业生产发展中的遇到的问题,借助“万人助万企”等服务专班力量,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及时化解问题,助力企业发展。二是建立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机制。2024年3月,县委县政府印发了《关于调整重点产业集群及产业链链长制工作方案》,建立了“一个产业链群、一名链长、一个专班、一套方案、一个部门、一抓到底”的“六个一”链长服务专班工作模式,由县领导担任重点产业集群及产业链链长,形成链长挂帅总抓,链长责任单位具体抓细,专班成员分工负责,一套服务方案管长远,一个部门做保证,一竿子插到底的工作机制,为我县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保障。一是由县委统战部、县委营商办联合部分乡镇举办多场惠企政策宣讲会,县发改委、税务局、人社局、市场监管局、金融机构等职能部门在会上宣讲最新产业政策,并向与会企业发放200余份由县委营商办梳理的市场主体关注度高的政策汇编,各职能单位围绕人才就业、用工、税收减免、市场准入、设备更新等政策进行详细讲解,并对企业提出的问题进行沟通交流,让企业知晓政策,让政策惠及企业。三是加快政策落地。积极为我县企业申报上级各项政策性资金,认真筛选符合条件的企业项目,结合往年企业在申报政策性专项资金过程中的问题和经验,深入企业进行“一对一服务”,逐条向企业讲解申报流程及准备工作,确保了企业申报通过率。2024年,第一批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新认定应河醋业、新瑞源电气、圣诺陶瓷3家企业,信瑞达公司成功通过复核。6月份申报第六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的博翔碳素、信瑞达成功通过省工信厅审核,五星新材通过复核申请,3家企业被推荐至国家工信部。
四、规范执法暖民心
(一)全面推进柔性执法,进一步建设服务型行政执法。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全面推行涉企柔性执法的实施意见》,确保柔性执法开展走深走实;联合县委巡察办对4个县直单位、4个乡镇、74个村(社区)开展法治建设专项巡察,并现场开展柔性执法指导。同时,对14乡镇开展法治建设专项督察,对各乡镇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进行重点督察指导。并深入开展“微宣讲、走基层”活动。从4月到6月分批次组织全县各乡镇和相关执法单位进行服务型行政执法专题授课,着力增强行政执法人员服务理念,积极推动行政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
(二)持续推进从轻减轻处罚工作。梳理制定《宝丰县县级部门不予处罚、从轻减轻处罚、不予实施行政强制事项清单》(宝法政办〔2022〕19号),其中不予处罚169项、从轻减轻处罚85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13项。清单的制定切实减轻了企业负担,促进了企业诚信经营,在清明等重大节日期间,在保障市容秩序整洁、有序,维护交通安全、畅通的前提下,对机动车辆轻微违停行为,主要采取口头警告、教育劝离、劝导纠正等柔性执法方式,实施静态交通管理服务型执法政策,规范机动车辆停放秩序。为了规范停车秩序,本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原则,在静态交通执法过程中提倡“十分钟到场”执法方式。在佳田紫金苑、观府小区门口、平宝路、君文路、永明路设置限时停车温馨提示牌,规定18:30-8:00时间段内停车,不予处罚,在新大新、德信泉、欣悦城、文峰酒店、宏泰酒店、星月园、非凡酒店设置临时停车场,既方便市民停车,又不给交通通行带来压力,让路于民,这些执法的规范, 有效放大了法治对营商环境的助力作用。
下一步,县发改委将继续积极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通过简化审批流程、加强政策宣传与落实、提升政务服务水平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降低企业开办时间,进一步降低市场准入门槛,让政策红利得以充分释放,让企业满意度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