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魔术以传统手彩魔术为主,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近年来,我县着重于挖掘利用魔术文化资源,形成“魔术+”的发展模式,以魔术为主线的文化产业链延伸到艺术表演、道具销售、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行业,在乡村振兴、文旅融合、“一带一路”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在传承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愈发突出。
(一)魔术资源急需整合
我县魔术师之间没有形成合力;受整体环境影响,魔术协会发挥作用不足;专家力量尚未整合,魔术发展缺少理论支撑;专业演出队伍中坚力量不够夯实;缺少青少年魔术人才储备库。
(二)新媒体时代,魔术表演形式单一,创新不足
传统手彩魔术的表演优势在于技艺精湛。目前我县魔术表演以传统魔术表演为主,受演出条件和节目创新乏力的影响,表演形式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在演出市场竞争力明显不足。
(三)魔术文化转变为产业发展的路径不明确
魔术文化如何转变为产业发展?目前没有明确的路径和可行性方案,因此没有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在助力文旅强县发展中未能发挥最大力量。
千变万化的宝丰魔术独具特色、吸引力强、可融合性广,利用好魔术资源,加快推动魔术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将其融入教育、产业、旅游、经济中,必将更好助推我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建议:
(一)整合现有资源,加强传承保护
要健全管理机构,充分发挥魔术项目保护单位和魔术协会的牵头抓总作用,为魔术传承发展提供有力的机构保障。要整合魔术资源,建立健全“专家队伍、魔术师队伍、青少年人才库、魔术产业企业库”四个台账。一是由本土专家和特邀专业人员组成专家委员会,夯实理论研究基础。二是摸清底子,培养魔术表演人员领军人物。三是推动魔术传承普及,重点培养优秀后起人才。四是摸清魔术相关企业底子,打通魔术师与企业间的沟通协作通道,以魔术技艺助推产业发展,让产业发展助力魔术传承和弘扬。
(二)加强交流研究,提升创新能力
一是坚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鼓励魔术师把魔术与音乐、舞蹈、诗词、传说故事等文化相结合,丰富表演形式,提升技艺水平。二是加强学习研究和创新实践,积极组织开展魔术沙龙、交流会等活动。三是注重交流实践,利用好四月初八的“魔术大会”,打造更开放、更包容、更广阔的魔术赛事平台,提升魔术师表演水平和宝丰魔术知名度;积极推荐优秀魔术师外出参加中国北京国际魔术大会、世界魔术大会等国内外比赛,以实战促提升。
(三)统筹发展规划,拓宽产业链条
一是由魔术项目保护单位和魔术协会统筹,在深入调研、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探索魔术可持续发展道路,编制具有可行性的发展规划。二是加强鼓励引导,拓宽以魔术道具、书籍、表演服装、文创产品等研发、生产、销售为主的产业链条,逐步形成规模。三是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在宣传推广中加入魔术表演,发挥魔术吸引力强、特色突出的宣传优势,提升宣传效果;畅通宣传渠道,利用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培养“家庭魔术网红”、“企业魔术网红”等乡村网红,用互联网平台蹚出魔术发展新路径。